您的位置: 首頁 >> 生活百科 >> 情感課堂

放下對伴侶偏愛的執(zhí)念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5-22 來源:中國婦女報 閱讀:572
字體:[    ]
保護視力色:

 前段時間,一位女子因為吃面崩潰的視頻引發(fā)熱議。

 一對夫妻去吃面,因為人多等了好久。好不容易上了面,女子吃了一口卻發(fā)現(xiàn),不僅面坨在了一起,還有股魚腥味,像是餿了。于是,她找老板說面不好吃。沒想到,一旁的丈夫覺得妻子這樣做很丟臉,二話不說就離開了面館。上車后女子情緒失控,強調自己發(fā)火不是因為面,而是因為丈夫覺得自己丟臉。但丈夫始終沒有絲毫安慰……

 大部分網(wǎng)友都站在妻子這邊,把矛頭指向了丈夫。顯然,在這件事中,妻子的情感訴求自始至終都很明顯——她想被尊重、被支持、被安慰。但丈夫卻選了最致命的一種方式——情感漠視。

 關鍵時刻,不僅沒和妻子站在一邊,反而是故意拋棄,在車里也根本不接妻子的情緒。正是這種情感漠視,讓妻子陷入了“絕境”。

 而這件事之所以引發(fā)討論,是因為從這位女子身上,看到了很多女性在關系中的縮影:面對他人的情感漠視,往往會產(chǎn)生比男性更激烈的情緒反應,甚至因此崩潰。

 在丈夫看來,妻子在小題大做。但在很多女性看來,對方的情感漠視往往釋放著一個信號:我在你那里是不重要的,是被拒絕和否定的。久而久之,就像跌入絕境一樣崩潰無助。

 情感漠視=絕境?

 為什么對于有的女性而言,在遭遇情感漠視時,更容易情緒失控呢?

 首先,根據(jù)榮格的理論,女性天性情感豐沛,有著很強的連接能力,情感需求也相對比較旺盛。但有相當一部分女性在成長過程中,并未能得到足夠的情感回應,有些甚至是在情感荒漠中艱難成長。

 來訪者小秋就是如此。小秋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,從小到大,父母心思幾乎都花在弟弟身上,對小秋的關注很少。

 一次,小秋在學校受到欺負,她非常害怕,回到家邊吃飯邊流淚??筛改笡]人關心她,母親甚至白了她一眼:“哭什么哭,一天到晚哭喪個臉?!?/span>

 那一刻小秋感覺自己孤立無援,只能任憑世界崩塌,任憑自己“死去”。委屈、憤怒、悲傷、羞恥,種種感受席卷而來,小秋忍不住跑回房間崩潰大哭,而父母始終沒有出現(xiàn)。

 正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說的一句話:無回應之地,即是絕境。

 父母的情感漠視是小秋內心一道深深的傷口,而她因此成了“站在懸崖邊的人”。并且,被壓抑下去的情緒并沒有消失。這股巨大的能量,在無意識里形成一個“黑洞”,隨時可能將小秋推下“懸崖”,推向絕境。

 伴侶的二次傷害

 在情感匱乏中成長的女性,內心都會不同程度地留下一些創(chuàng)傷:一方面,她們極度在意和渴望情感性支持;另一方面,她們又充滿“不配得感”,會因為被拒絕而陷入絕望。而這些創(chuàng)傷,在親密關系中會變得格外活躍。甚至會因為伴侶有意或無意的情感漠視,而變成二次傷害。

 就像結婚后的小秋,對丈夫的“偏愛”有著非常嚴重的執(zhí)念。比如,如果兩人發(fā)生爭執(zhí),不管自己有沒有道理,丈夫必須認錯,以她的意見為準;當她與別人起矛盾時,不管有沒有錯,老公必須第一時間給她撐腰。

 剛結婚時,丈夫大部分時候都做得不錯。但時間久了,丈夫變得十分疲憊,無法滿足小秋的時候越來越多,爭吵越來越頻繁,夫妻二人的關系也岌岌可危。

 小秋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,于是前來咨詢求助。

 從小秋身上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親密關系成為創(chuàng)傷呈現(xiàn)的最佳舞臺,本質上是因為——把伴侶投射成了“理想父母”,內心的那些黑洞和陰影,渴望在“理想父母”這里被看見、被填滿、被轉化、被療愈;或者說,無意識中退行至受傷的內在小孩狀態(tài),一直在等待“被救贖”。所以,伴侶的反應就顯得十分重要。

 如果選擇提供情感支持,給予共情和安慰,這些新的、支持性的客體經(jīng)驗,會讓她們的“黑洞”暫時被填滿,創(chuàng)傷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。

 就像小秋,在丈夫積極回應的那幾年,狀態(tài)一直都比較穩(wěn)定,對丈夫愛意明顯,彼此關系也很融洽。但是,一旦伴侶疲憊或懈怠,出現(xiàn)情感忽視,還未痊愈的傷口立馬又會被撕裂。在那個當下,理智會被“黑洞”所吞沒。她會迅速跌落回曾經(jīng)那種不被重視、不被抱持的創(chuàng)傷性體驗中,對伴侶充滿恨意,也極大地消耗著關系。

 照顧好你的內在小孩

 對于女性而言,因為情感漠視而引發(fā)的失控和崩潰,不僅是一種身心和能量的耗竭,也可能會摧毀一段關系。我們唯有好好理解這份痛苦,然后慢慢意識到,執(zhí)著于在伴侶身上尋找“理想父母”,只會讓痛苦加倍。我們真正能做的,其實是把力量收回來,去好好照顧自己受傷的內在小孩。

 首先,覺察情緒背后的創(chuàng)傷和陰影。

 換個角度來看,情緒崩潰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壞事,它有可能是無意識中某種情結的提示和外顯。

 為什么我無法忍受別人的忽視?為什么在被情感漠視的當下,我會爆發(fā)如此強烈的情緒?這些破壞性的能量是從哪里來的?這些思考,有機會引導我們去覺察被壓抑至黑暗深處的創(chuàng)傷。慢慢地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曾經(jīng)被父母忽視的那個受傷小孩,其實一直在角落里蜷縮著,從未離開。

 這樣一來,我們才有可能去看見和理解:為什么現(xiàn)在的自己,那么需要情感回應;為什么一旦被情感漠視,自己就會崩潰。

 看見之后,我們可以去安撫這個委屈的小孩:我感受到了你的委屈、憤怒和失控,這都是被允許和接納的,因為你確實被冷漠對待了,這讓你非常受傷。耐心包容地陪伴和照顧她,并始終給予她最好的祝福。然后,靠近一段良性關系,以此獲得療愈。

 能獲得一段長久且穩(wěn)定的、健康的關系體驗,讓這些體驗內化到內心深處,我們才能慢慢地更改與他人的互動。因此,我們可以靠近一些良性關系,去體驗情緒被接住的感覺,以此獲得支持和安全感。在咨詢室,小秋每次談及父母過往的行為,以及對丈夫的恨意,咨詢師都會在旁邊穩(wěn)穩(wěn)地接住她,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。一段時間后,小秋明確感受到,自己對丈夫的態(tài)度更加有彈性了。遇到一些被無意或者不得已的疏忽后,還是會有一些“瀕死感”。但在那個當下,她似乎有了力量,提前讓自己慢慢平息情緒,阻止自己“墜入懸崖”。

 最后,切換回成人自我狀態(tài),去管理內在小孩。

 經(jīng)過觀照與安撫后,內在小孩的能量平穩(wěn)下來,就騰出了重新切回“成人自我”的空間。我們就有能力去預判和管理自己受傷的內在小孩,進而獲得更多的掌控感。并且可以以成人的視角,去看待別人局限的愛。這樣,我們才不會輕易因別人的情感漠視而陷入自我否定中,以至于情緒崩潰,而是能慢慢認識到,自己本身就是個完整的個體,從來都值得被好好對待。

 由此,對伴侶偏愛的執(zhí)念才能慢慢放下。最終,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自我力量,去填滿內心的黑洞。

 (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)

c_msg